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
五华区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开展教育
带领村民投入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带动群众,擦靓村颜
家住庄子村的村民李苹芳在城里的一家企业工作,每天往返于城乡之间。在她眼里,庄子村这几年的变化历历在目,“以前我每天上下班,视觉上的感受最明显,村里道路很灰,巷道里的卫生也没有人打扫,时不时还在路边看见有人乱倒垃圾,而城里的环境就不一样了。”李苹芳说,过去特别希望自己所在的村子也像城里一样干净整洁。
最近一两年,五华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充分意识到村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和维护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度参与。五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把美丽作为重大事业来干,把美丽作为重要民生来办。从各涉农办事处到各村民小组,纷纷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广泛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农民接受不接受,就要看宣传发动工作是否耐心细致、生动有效。”参加整治工作的五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段连东颇有感触的说。
为有效提升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办事处和社区在村内宣传栏、重要公共场所张贴通俗易懂的标语、横幅、宣传画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向农户发放宣传单,逐步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村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改善环境的好处和自身责任义务。
李苹芳每天回家后,会在自家的庭院里打扫卫生做家务,他和丈夫在庭院的东北角用钢架和铁丝网构建了一个专门养家禽的圈舍。“我们家一共养了三四十只家禽,这个笼子是我们家前两年搭建的,和以前散养的方式比起来,院子里没有鸡粪和杂物,也不会跑到外面捡食不安全的东西”。
像李苹芳家一样,同村村民老王建盖新房后,在舍不得拆除的老宅中圈养了毛驴和牛用来补贴家用,每天在这个独立的小院中照顾牲畜。当问到动物粪便怎么处理时,老王边笑边说“你放心啦,过去我们大部分的牲畜都是散养,现在按照政府的要求,我们的牛羊马驴都是圈养,动物的粪便全部收集起来,人家送秸秆、包谷杆,我就送人家动物排泄物,现在是一举两得啦”。老王说,他的子女回家后经常告诉他,自家的牲畜要管好。除了采取传统的宣传方式,五华区农业农村局和各社区还号召干部群众利用微信朋友圈、亲友群、抖音等新媒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庄子村的核心位置,村民小组长指着一块130多平米正在施工的空地说,这里是一块公共用地,之前的很多年一直是全村的杂物、垃圾堆放点,路过这里异味很重。下一步这里会打造成一片小绿地,村民出门散步、闲聊也有了聚会的地方。
在组织发动群众的同时,五华区的各职能部门和社区积极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分批次对各村公共区域的下水道、房前屋后沟渠水塘、卫生死角盲区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庄子村有几十口百年古井,水质甘甜,村里历来有酿酒的传统,全村有近70家酿酒作坊。红友酒坊的朵老板生产的酒醇香宜人,在市场上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他说每年他要酿十多吨,十几个品种酒,每个月仅他的酒坊要购置五六吨包谷、小麦、燕麦等酿酒原料,以前处理酿酒后留下的酒糟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现在在社区的协调下各酿酒坊酿酒后的酒糟等废弃物全部被养牛场收购,实现了无乱排放、乱倒的自然经济的循环利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后,五华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的示范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典型引路、全民参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环境好了,心情舒畅了,村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说现在的变化越来越明显,我们有信心一定还会更好。